English

全国性读书节呼之欲出

1999-08-1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赵晨钰 我有话说

本报讯 中国就要有自己的读书节了!近日记者从文化部图书馆司获悉,设立全国性读书节的提议已在文化部备案,并正在向有关部门申报之中。

据文化部图书馆司副司长周小璞介绍,正在申报的“中国读书节”初定在每年的12月22日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内,因为1998年12月22日,江总书记视察了国家图书馆并发出了“大兴学习之风”的号召。在读书节期间,将由文化部出面,联合中宣部等部门及有关民间团体共同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。周副司长说,设立全国性读书节的目的十分明确,就是要把当前的读书活动引向深入,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书香社会,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,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促进经济发展。

其实早在1992年,就有32位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上提出过设立图书节的议案,并且之后也有相同的呼声,但由于种种原因,这一议案未获通过。而现今,在我国设立全国性读书节有其现实性及必要性: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、法、日本等都有全国性读书节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规定自1996年起每年的4月23日为“世界图书与版权日”;当前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我国的体制改革,要求人们要多读书、读好书;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有十几万种,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数目如此多的图书中选择合适的书来读,也是不易做到的。这一切都表明,以法定节日的形式,强调、深化读书活动成了迫切的需要。

但是,近几年由天津、上海等几大城市自发举办的群众性读书节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。究其原因,有关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形式不新、商业色彩过浓而流于表面化,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唤起民众参与的兴趣。以往的地方性读书节,其形式不外乎为书市、读书评奖、征文等,而其出发点也由促进民众读书转到借读书活动促销图书上去了。因此正如最早提议我国建立自己的读书节的人大代表之一、现任陕西省人大副主任的马大谋先生所提出的那样,搞全国性读书节,就必须有能掀起社会读书热潮、提升活动文化含量的新形式。

周副司长说,将设立的全国性读书节除了原有的活动外,还将增加新的形式,比如专家荐书、评选最受欢迎的图书馆等。届时将主要依靠出版界、发行界的支持,获得民间读书团体的合作,同时吸引企业参与,共同营造一个书香社会。其计划方案是首先要求出版社多出好书,并由各个领域的专家推介好书,继而由新闻界宣传、倡导读书,再由图书馆及读者协会组织民众读书并提供相应的服务,同时还要由书店扩大发行渠道,加大好书的发行力度。与此同步进行的是,对于农村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边远地区,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,采取与大中城市不同而又相联系的活动形式,比如搞城乡读书互助活动,建立农村图书馆(室)或集中各个出版社出版的定位于农村民众的图书,合力打通不畅通的销售渠道,送书下乡。

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席刘杲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设立全国性读书节“是一件很好的事”,对于提高民众素质有很大的作用,他举双手赞成。刘先生说,设立全国读书节将会给出版界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,而要把读书节真正办成全民性的,就要求出版界密切关注读者需求,多出好书。许多出版人对设立全国读书节这一提案表示欢迎,同时提出了一些理性的建议。天津教育出版社副总编李莉说,读书节若想吸引男女老少各个层次的人参加,必须加强其有序性及专题性,即分层次、分类别地评介、推荐好书,百家争鸣,从而最大范围地吸引民众的参与。人民文学出版社宣传策划室主任张福海认为,读书节应该尽量务实,而不要仅仅是走形式。他提出,每年的读书节应该有一个大主题,而这个大主题应与读者需求、社会发展相关联,并应力争通过读书节,每年能解决一个问题。

作为读书节能存在发展下去的重要基础——读者来讲,其共同心愿就是希望读书节能够真正成为读书人的节日。他们普遍认为,以往的文化活动,比如每年几次的书市,大部分只是出版社和发行单位之间的交往、交易,而普通百姓则几乎没有直接参与的机会。“我们希望能读到由专家推介、媒体宣传的真正的好书,”一大学生说。

周小璞副司长表示,我国读书节的具体操作方法还在研究之中。它将在借鉴其他国家读书节经验的基础上,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,更深入地进行。她说,建立全国性读书节的基本原则就是为了读者,这保证了我国的读书节将确确实实的是“人民的节日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